代谢酶不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,是因为身体未能充分补充帮助消化的食物酶,因此不得不合成很多消化酶。
浪费消化酶对身体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。可能有人会认为:“每天都正常吃饭,食物酶摄取得也应该足够了。”但是,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酶,我们需要尽可能生吃食物。
无论是体内酶,还是食物酶,它们的本质都是蛋白质。黏糊糊的生鸡蛋加热后会凝固,变成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状态。构成酶的蛋白质也一样,在加热后会变质而被破坏掉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不能指望酶继续发挥作用了。我在前面讲到不应该认为牛奶这种食品对健康有益,其中第五条理由就是“破坏了食物酶”。市面上的普通牛奶都经过了加热处理,因此食物酶都被破坏掉了。
在电视的烹调节目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配料会使用萝卜,说是“萝卜里富含分解淀粉的酶,有助于消化”。可如果用沸腾的水或是高温平底锅来加热烹调食物,我们估计就享受不到食物酶的好处了。
酶营养学中是这样说的:食物中的酶在40℃左右的温度下活性会下降,如果是在48℃以上的温度加热,酶就会被破坏掉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们基本不会在这样低的温度下进行烹调。烤、炒、炸、炖、煮,这些烹饪方法都会达到100℃,故至超过100℃。这样想来,能够有效获取食物酶的最好方法就是生吃了。
此外,发酵食品也很有益。发酵食品中的食物酶很多,例如泡菜,它是用生蔬菜腌制而成的,发酵之后食物酶进一步增多了。纳豆和大酱的原料——大豆和米虽然曾经加热过,不过由于发酵的缘故,最终还是非常好的含酶食品。这里顺便提一下,酸奶也是发酵食品的代表,但牛奶等乳制品的缺点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,所以不应过多食用这种食品。